热线:400-691-5801

投资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信息
伯安财经资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需有正规途径
2014/12/15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方昕认为,目前的一些小微信贷需求,可能因为不当的激励机制而存在高估.小贷、融资担保和投资理财行业长期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积累了相当大的风险,甚至可能传导至银行业。“开正门、走明道”十分迫切。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方昕在参加中国金融学会举办的“中国金融论坛•第一届青年论坛”期间表达的观点,他并分析了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正规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方昕曾推动了全国第一家外资小贷公司南充美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成立。他表示,小额贷款在国际上过去三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中,真正商业上可持续的只有5%,这说明小贷是一种专业技术而非通用技术,其中,最核心也是最值钱的是客户识别和风险管理系统。一家标准意义的小贷公司最明显的标志是:一大批成熟的信贷员、一大批活跃的客户和不超过几十万、几万元规模的户均贷款。中国曾经希望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实现小贷技术的本土化,但实际上目前90%的小贷公司做的业务并非小贷而是公司金融。

在地方上,小贷、融资担保、投资理财公司乃至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大量介入到传统银行业的公司金融领域,最典型的方式是为企业贷款提供过桥。这种现象相当于民间金融与银行业共享客户,从而可能造成民间金融与正规银行体系之间的风险相互传导。

方昕说,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银行业尽快补充资本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化解贷款短期化和影子银行问题;另一方面,应该以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契机,重新梳理和完善法律和政策,建立有利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正规途径,引导小贷、融资担保以及投资理财公司进入正规金融领域。对于那些风险偏好较高的民营资本,方昕认为应该引导其进入区域性股权投资市场,而非债权融资市场。

引导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健康发展,需要对此类贷款的均衡需求有正确的估计。方昕说,从实践经验来看,不同的激励机制会引致不同的小微信贷需求总量。目前的一些小微信贷需求,可能因为不当的激励机制而存在高估。

因此需要建立激励相容的地方金融体系:引导民间资金一方面通过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进入地方中小微企业,转变为股权投资;另一方面进入地方民营银行,转变为银行资本。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市场均衡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银行由地方负责监管,出现问题自己负责。中央政府建立金融法制、金融基础设施以及宏观调控机制。

方昕还谈了目前商业银行去杠杆和有序释放风险的迫切性。由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盲目竞争,对过剩产能的过度贷款现象仍然严重,部分企业过度负债,杠杆率高企。方昕说,应下决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问题企业依法兼并重组破产,有序释放企业和金融风险,恢复有效风险识别和有效资产定价。

“掩盖风险会继续扭曲无风险收益率,进而扭曲金融产品定价,银行的利润也就是扭曲的,这是一个要害。现在有存款保险制度,有较高的风险拨备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市场化机制保障,有序释放风险是有条件的,比拖延下去好。”方昕说,“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要走正道、走明道,讲法治、讲理性,尊重市场规则和金融规律。”(财新网蒋飞)

本文网址:http://www.hnboan.com/Newsview.asp?id=329
上一条: 伯安财经资讯: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启动 明年有望全面推开
下一条: 伯安财经观察:2021“家族信托”前景展望:需求突破10万亿元